清末的“十六铺”码头

清末的“十六铺”码头

清代后期,上海县城厢内外曾被划分为若干铺,南市小东门外黄浦江沿岸属“十六铺”。此处早在18世纪末就出现许多沙船商号的简陋踏步码头,后陆续建成许多码头,附近所筑的信泰码头街、生义码头街、赖义码头街、丰记码头街、油车码头街、新码头街等也都因码头得名。

由于“十六铺”一带码头集中,是重要的水上门户,所以它一度成为上海港的代名词。从这里通往各地的航线,早在开埠前就已十分活跃:从黄浦江出长江口迤北,为最繁忙的北洋航线,连接天津、牛庄(今营口)、芝罘(今烟台)等港口;出长江口迤南,为重要的南洋航线,连接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台湾等地的港口;另外,上海港还开辟了内河航线、长江航线,并有华侨船商经营的来往于申城与朝鲜、日本和东南亚各地的远洋航线。

随着“十六铺”的名闻遐迩,上海港成为一个航运中心,南北货都在这里集散、转运。而随之发展起来的街市,又使该区片成为一个商业中心,如咸鱼、腌腊行多设于里、外咸瓜街,南货、海味行多设于洋行街(今阳朔路),水果批发行多设于今龙潭路,桐油、苎麻号多设于老太平弄和今中山南路,米豆行多设于豆市街,毛竹行多设于竹行街,棉花行多设于花衣街,银楼、皮货行多设于小东门口

“十六铺”码头史话:曾一度成为“上海港”的代名词

和今东门路;周边的芦席街、筷竹弄、火腿弄、面筋弄、硝皮弄、洗帚弄、汤罐弄(今汤管弄)和杀猪弄(今萨珠弄)等,则从名称就能看出其特色。

 

手机版|电脑版
©上海信航船舶租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All Rights Reserved. 沪ICP备16040633号
网站地图
顶部